

[国际交流]
让社区有戏 新加坡中文剧团“戏剧盒”的社区剧场经验
文:沈国明
“感觉在戏剧领域中,我们是非主流的……我们推动社区剧场演出,观众是免费观赏的,也因为这样,让人感觉社区剧场的素质很低、简陋……。”戏剧盒艺术总监许慧铃说。
社区戏剧教育
许慧铃也是新加坡中文剧团“戏剧盒”两个重要支部——“众伙人”和“艺树人”的艺术总监。前者强调戏剧的社区性质,通过互动性剧场及特殊教学法,把戏剧的触角伸入社区,在学生、离校青少年、乐龄人士、社区工作者等不同阶层中展开社区教育;后者则是戏剧盒的青年支部,着重培养本地19岁至27岁的新一代剧场工作者。
她希望,能够将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作品,搬到社区给民众看,更期望能够提高社区剧场的素质,将演出打造成更加精致,摆脱人们对社区剧场“烂”的形象。
从2000年开始,戏剧盒每年都把演出带到社区,每一场社区演出都在户外进行,因为相信剧场应该是开放的,演出观赏免费希望能够让广大的群众享受到艺术真善美的喜悦、想象力飞翔的自由奔放、思想交流的丰收满足和情感共享的温暖幸福。
社区常常有戏
在剧场不是一个演出,它是一个工程,一个让人类学习共处、学习分享的巨大工程。戏剧盒希望社区里常常有戏,常常能看到观众通过剧场玩乐和学习!戏剧盒希望在来年里,能在新加坡各个角落的户外都留下足迹。
“我们希望相信这个工程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你可以来当义工,协助我们筹募资源、组织演出,当然也希望你也能为我们提供资源,让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到剧场的丰硕果实。”
戏剧盒的宗旨是成为新加坡最富代表性的华语剧团,并从生活创造剧场,同时从剧场探索生活。它也是非盈利的慈善团体,凭著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对公民教育的积极态度,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
“我们的演出除了富娱乐性和趣味性,也常常让观众深思并省思。”
------------------------------------------
后记:
十年前就来过新加坡,但是每一次来,都是工作、找朋友为目的,这一趟来新加坡,算是真正地来认识新加坡,参观了博物馆、文化馆等地,并且和当地中文剧团打交道,收获良多。
感谢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的安排,剧团经理郑家颖提供了许多资讯和协助,以及许慧铃亲切接受专访。
--------------------------------------
戏剧盒是新加坡最富代表性的现代华语剧团。它也是非盈利的慈善团体。成立于1990年,它凭着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对公民教育的积极态度,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肯定。
众伙人(NeNeMas, 是NEver NEglect MAnkind的缩写)是由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及两位戏剧坛的新生力军许慧铃与谢心仪,于2004年联合创办的戏剧盒社区与教育支部。
众伙人的工作包括呈献互动性剧场,同时运用特殊的教学法为学生、教师及私人机构特设工作坊。它也希望透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参与者能够认知自己、宽待他人、关怀社会。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